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E家之言】“脑机接口与人机交互”前沿论坛

蔻享学术 2022-07-02

以下文章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 ,作者E家之言




直播二维码


2021年11月26日(本周五)晚19:00-21:30,由《电子与信息学报》融媒体工作室出品的“E家之言”系列前沿论坛将为大家带来第14期直播:

“脑机接口与人机交互”

2022年,《电子与信息学报》“脑机接口与人机交互”前沿专题也即将与大家见面,欢迎关注引用!

本次论坛特邀请6位领域大咖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由东南大学宋爱国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吴奇教授担任嘉宾主持。


报告嘉宾:

明东  天津大学

01

报告一


报告人简介:

明东,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专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天津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天津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天津大学医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天津大学医学部执行主任、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首席教授(Chair Professor),全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作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智能医学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天津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天津神经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市智能人机交互康复工程技术中心主任;IFESS Life Member、IEEE-EMBS天津分会主席;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委等;担任《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副主编,以及《The Foot》、《仪器仪表学报》、《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等编委;担任天津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执委、九三学社天津市委会常委、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委。近年来主持承担包括重点项目、重大计划重点项目在内的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军工、航天等10余项课题,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负责人。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及软著80余项,PCT国际专利多项;论文入选英国物理学会高被引文章奖、JNE高亮(Highlight)、JNER 高关注度(Highly Accessed)、IEEE TBME封面论文(Cover)等,并被Science、Nature专刊报道;主编《神经工程学》、《波动理论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的应用》;担任VECIMS、CIVEMSA大会主席、以及多次国际会议分会主席。相关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报告题目无创脑-机接口发展与挑战

报告摘要

脑-机交互是人-机交互的最高形态,是生物智能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必经路径,脑-机接口作为脑-机交互的关键核心技术,已成为脑科学、人机交互等研究的前沿热点,对现代医学与智能科技发展意义重大,特别在康复、特种等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报告首先对脑-机接口技术进行基本概述,从脑-机接口的意义和背景出发,介绍了脑-机接口的基本原理及发展现状;而后,围绕神经基础、传感方式、软硬件系统、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等脑-机接口的全技术链条,介绍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在无创脑-机接口领域面向航天医学、医疗临床、脑机操控等场景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脑-机接口目前面临的挑战及瓶颈,指出了脑-机接口未来的发展方向。

报告嘉宾:

李小俚  北京师范大学


02

报告二


报告人简介:

李小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学博士学位。1998-2009年香港城市大学制造工程与工程管理系研究员、德国汉诺威大学IFW洪堡学者、英国伯明翰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认知神经工效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德国洪堡学者,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01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J Neural Eng, Neurocomputing等七本国际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当前主要从事神经工程(神经工效、脑机接口、神经信号处理)的技术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重点研究脑功能成像和无创脑功能调控技术,主持过科技部、基金委等科研项目20多项,已在SCI期刊发表论文255篇,专利40多项,获得2项二类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

报告题目:认知神经工效研究的历史与现在

报告摘要

认知神经科学在智能装备与系统的具体交叉应用,催生出认知神经工效的概念提出和产生系列的研究目标。首先,介绍认知神经工效概念产生的历史,回顾了人机共生、生物控制论、脑机接口、自适应辅助技术等概念的提出;其次,介绍认知神经工效研究的科学目标及其主要研究内容,重点提出认知神经工效学的挑战性问题;通过几个具体的认知神经工效研究内容,阐明该研究方向、科学目标,以及其研究思想等;最后,介绍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的认知神经工效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实验室建设进展和承担项目成果分享。

报告嘉宾:

金晶  华东理工大学

03

报告三


报告人简介:

金晶,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被引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IEEE Senior Member。2010年在华东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硕博连读期间获留学基金委资助,在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联合培养,中方导师是王行愚教授,奥方导师是奥地利科学院院士GertPfurtscheller教授。2010年回国在华东理工大学担任信息学院担任助理研究员,2015年3月破格被评为教授。2015-2020年连续六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获F5000论文奖,2018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担任SCI期刊Journal of Neuroscience Methods和Frontiers in Neurorobotics副主编,Neural Networks 执行编委, 担任国际脑机接口大奖(BCI-Award)基金会理事,国际脑机接口学会(BCI Society)青年科学家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并领衔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报告题目:脑机接口范式、算法优化与临床应用研究

报告摘要

脑-机接口技术旨在人与计算机之间建立一条不依赖语言、运动的全新信息传输通道,以此帮助残疾人和语言障碍病人重新获得运动和语言交流能力。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经从理论、模型研究转向康复、辅助等应用研究,逐步走向产品化、产业化。本次报告主要围绕华东理工大学脑机接口团队的研究成果,介绍脑机接口范式设计与优化方法、针对脑机接口系统问题的算法模型设计以及面向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康复、“渐冻人”的信息交互辅助和“昏迷”病人的意识评估和唤醒工作。

报告嘉宾:

马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04

报告四


报告人简介:

马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航空航天医学装备教研室主任。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年获得获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第三)。

报告题目:民航管制员疲劳对管制运行品质影响机理及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报告摘要

民航空管员疲劳事关民航运输安全高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空管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空管员胜任能力差容易诱发疲劳,借鉴成熟飞行人员选拔技术,研制空管员心理生理选拔系统;建立实际和模拟空管作业实验条件,采用分组和空管作业前后自身重复实验,获取检测数据,对诱发疲劳的生理心理指标特性进行研究,阐明空管员作业过程中疲劳影响机理,筛选出能反映空管员疲劳的敏感生理心理指标;通过特征提取和优化,发展多种监测原理和方法相结合的疲劳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用于疲劳预警的有实际应用前景的智能化预警系统,实现对空管员工作前和工作中的疲劳状态检测和预警;通过疲劳预警系统和空管员疲劳自我感知,研制快速解除疲劳关键技术。通过项目实施,在上述几个方面取得创新性的成果,推动相关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发展,提高管制工作运行的高效安全。

报告嘉宾:

王珏  西安交通大学

05

报告五


报告人简介:

王珏、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健康与康复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交大分部副主任;民政部神经功能信息与康复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任《Frotiers in physio-logy》等10多种国内外学术期刊的编委/客座编委、理事。王珏教授兼任中国民政部康复政策咨询专家;国家神经调控协同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常务理事兼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核心专家(主管康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康复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康复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技术转化与发展促进会智能康复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分会主任委员;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康复医学工程分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康复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工程专业委员会西北区域组主任委员等职。1994年-2001年在美国匹茨堡大学访问副教授、副研究员、在职博士生、访问助理教授。2002年-2020年任匹茨堡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功能信息学与康复工程。2001年回国后,她先后主持国家重点、面上、省市和横向课题40多项,培养研究生/博后160多名,研发出20多种康复诊疗设备;获国际/国内专利40多项;科技成果转化效益5000多万;发表SCI论文80多篇、EI论文55篇;主编/参编国内外教材/专著14部。获国家/省部级/集团公司和学校科研奖励10多项。2003年,她牵头组织申报,在西安交通大学建立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并创建了以多学科交叉为特色的康复科学与技术学科方向和20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受邀任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教指委“十三五”规划“康复科学与技术”系列教材(20本)编委会主任。受聘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现代康复医学分册”“康复工程”板块的负责人。

报告题目: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领域中的应用

报告摘要

本报告主要讨论:(1)脑机接口的基本概念及其特有的内涵;(2)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领域中应用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3)“人工智能+”如何为脑机接口技术解决这些困扰,达到有效应用开辟新途径的。报告将通过案例剖析与图文并茂地描述,讨论解决问题、迎接挑战的新思路。

报告嘉宾兼主持人:

宋爱国  东南大学

06

报告六


报告人简介:

宋爱国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国家“万人计划”。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为东南大学电仪控制学部主任、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力反馈遥操作机器人技术、空间机器人技术、助老助残康复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10项、国家973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与面上项目6项、载人航天预研项目6项、江苏省前沿引领基础研究项目1项等重要课题5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3项等。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被SCI他引2500余次;获发明专利授权100余项,负责编写《运动康复训练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等特种机器人国家标准5项。

报告题目:力反馈虚拟情景交互上肢康复机器人技术研究

报告摘要

康复机器人技术是当前机器人研究与康复医学工程领域跨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热点。肢体运动康复机器人是一种复杂的人机耦合系统,它通过机器人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之间运动和力的反复作用,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肢体的部分甚至全部运动功能,其工作模式主要有主动、被动、阻尼、助力等康复训练模式。近十年来,随着人机交互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力反馈技术与虚拟情景的应用促进了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积极主动地进行康复训练,有效提高了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的效果。本报告将结合国内外在上肢康复机器人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报告者及其团队近二十年在该领域的研究实际,回顾了肢体运动康复机器人技术研究的背景,介绍了上肢运动康复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以及报告者及其团队在基于力感知交互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上肢运动康复机器人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发展的若干重要方向。

主持人:

吴奇  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人简介

吴奇,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面向空战背景的航空神经认知学。获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A类资助。近五年学术业绩:发表15篇第一作者IEEE Trans.汇刊长文(6篇IF>11),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面上,1项联合),5项军委预研。任电子与信息学报青年编委,IEEE Tra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副编。在《电子与信息学报》上组织脑机接口与人机交互专题,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ognitive and Developmental Systems》上组织Hybrid Brain-Computer Collaborative Intelligent System专题。



电子与信息学报专题直播&回放链接:https://www.koushare.com/topic-qk/i/dz-xx


编辑:黄琦
海报:黄琦

为满足更多科研工作者的需求,蔻享平台开通了各科研领域的微信交流群。进群请添加微信18019902656(备注您的科研方向)小编拉您入群哟!
蔻享网站www.koushare.com已开通up主自主上传功能,期待您的分享!

欢迎大家提供各类学术会议或学术报告信息,以便广大科研人员参与交流学习。

联系人:李盼 18005575053(微信同号)

戳这里,观看精彩直播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